人体缺乏维生素,身体会收到哪些“信号”?教你对症补充维生素
2021年09月03日
维生素是我们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。近年来,有不少注重保健的人,认为补充维生素能起到防癌的作用,但也有一些说法,说维生素吃多了会致癌,真相到底是怎么样呢?
维生素防癌还是致癌?
维生素与防癌有一定关系
癌症高发人群服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后,能有效地降低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。同时,服用维生素A对阻止和抑制癌细胞的增生有很好的效果,服用维生素C可以帮助减少体内致癌物质亚硝胺的量,而E族维生素的抗氧化作用很强,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成。硒等微量元素缺少的地区,补充微量元素对抗癌有帮助。
国外也有研究发现,维生素D在预防癌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。例如,提高血液中维生素D的代谢物,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,这是因为维生素D对正常前列腺组织生长和分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另外,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高的话,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、直肠癌、结肠癌、肥胖女性的卵巢癌等多种癌症复发率和死亡率。
想要防癌,就要适当补充维生素。除了可以在食物中摄取到这些维生素外,也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进行摄取。
尤其是日常无法保证膳食多样性的人群,建议可以通过服用适量的维生素片或胶囊来进行补充。
过量服用维生素或致癌
但也有研究表明,补充过量维生素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。长期吃维生素补充剂的人群中,很多人患癌症的概率增加了。
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,男性如果每天服用4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,未来7-12年的癌症发病率会增加17%。
英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发现,有的人希望通过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来增加能量,但实际上这两种维生素可能会妨碍锻炼给肌肉带来的正常反应。
因此,摄入维生素补充剂注意不要过量。
维生素不能随便吃
保健品不是药,日常千万不能过分依赖服用保健品来防病。摄入维生素过量除了可能会致癌外,还可能会引起中毒。
过量摄入维生素A,可发生急性中毒和慢性肝损害,可能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食欲下降、视力模糊、头痛、嗜睡等症状。
维生素D过量,可导致维生素D中毒症,主要副作用是血钙过多,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、腹泻、便秘、肌无力和疼痛等症状。
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,不仅会影响血液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等。还会改变体内的维生素C调节机制,加速其分解和排泄,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反而会减少,可导致泌尿系结石等疾病。
滥用维生素E则会引起多种疾病,例如血栓形成、高血压、肺栓塞、男性乳房发育及乳腺肿瘤。
所以服用维生素需谨慎,并非越“补”越好,小心适得其反。
补充维生素要对症
补充维生素要适当,千万不能盲目,对症进补才是关键。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,就是在提醒你该及时补充维生素了。
缺维生素A
如果你最近感觉皮肤变得干燥、粗糙,暗光下视力变差了,眼睛常常觉得干涩,指甲上有白线,还经常肠胃不适的话,那你很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了。
想要补充维生素A,日常可以多吃乳制品、鱼、动物肝脏、蛋黄等,颜色鲜艳的蔬菜(例如胡萝卜、南瓜等)和深绿色蔬菜中也富含维生素A。
缺维生素B1
如果你最近总是容易疲惫、喜怒无常、觉得烦躁,还有四肢发麻情况,那很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1。
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和胚芽中,例如米糠、麦麸、豆类、花生等食物中含量就尤为丰富,另外瘦肉、鸡蛋、牛奶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。
缺维生素C
如果总是没来由的感觉疲劳、虚弱,容易感冒,抑郁不安,还经常牙龈出血、皮肤伤口愈合时间长,那很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。
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,例如柑橘、草莓、猕猴桃、西红柿等,日常可注意增加摄取。
缺维生素D
如果出现夜晚身体冒大汗、经常感觉全身疼痛,肌肉容易疲劳,还有点抑郁,那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。
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三文鱼、沙丁鱼、鸡蛋、牛奶、鱼肝油等。另外,多晒晒太阳,也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。
虽然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,但补充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,摄取过量维生素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,引发多种疾病,甚至还会致癌。因此日常应膳食均衡,适量摄取维生素,千万不要过量,对症补充才是长久且有效之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