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后4个迹象,当心是“癌王”来临!别再以为只是小毛病
2020年07月17日
说到癌症,真的是让人操心。
在早期,它会跟你玩“躲猫猫”,想方设法躲起来不让你发现;当你终于发现的时候,你已经对它无可奈何。
现如今,我们了解的癌症有很多,肝癌、胃癌等,而要说“躲猫猫”实力最强的,那当然是癌症之王——胰腺癌。
胰腺癌,为何被称为癌症之王?
胰腺癌被称作“癌症之王”,主要与这两点有关:
胰腺是腹部深处不起眼的一个小器官,它“隐居”在腹膜后,不易察觉,本身存在感就很低。
再者,胰腺癌症状缺乏特异性,2厘米以内的胰腺癌没有任何症状,极不容易被发现。
胰腺癌病情发展迅速,预后也差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75%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。
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,且病死率高,那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?其实,胰腺癌来临前有一些征兆,如果出现以下这些迹象,那就要当心了。
饭后4个迹象,当心“癌王”找上你
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,就是中上腹部出现深处、持续性、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。这到了中晚期,还会放射到腰背部。
这种疼痛跟“胃病”有明显区别,不但服药后无法缓解,还跟体位有关系。一般在平卧时,程度会加重,在弯腰、坐、立或走动时疼痛反而减轻。
黄疸是胰腺癌的重要症状之一,患者一般还会出现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像陶土的症状,这是因为胆总管下段受到侵犯以及压迫导致的,其中还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合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。
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为食欲不振,其次还会出现一定程度恶心、呕吐以及腹泻情况,也有一些患者会便秘,而且会排出黑便。
胰腺的梗阻性会影响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,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欲,胰腺癌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,一般为吐血以及便血。
很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就有消瘦乏力的症状,虽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,但是胰腺癌导致的症状更为突出,甚至减重可能高达三十斤。
预防胰腺癌,做好4件事
如今,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,但大量的研究显示,不良饮食习惯或许与其发病多少有一定关系。因此,要防范胰腺炎,首先要管住嘴,做好这几件事:
1、不暴饮暴食
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和胆汁大量分泌。
另外,胰液内蛋白质含量增加,易沉淀,堵塞胰液出口。胰液排出不畅,胆汁、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脏,会使胰腺被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消化,引发急性胰腺炎。
当胰腺长期处于胰腺炎时,很容易发生癌变。因此,想远离胰腺癌,首先饮食要规律,别暴饮暴食。
2、少吸烟、少饮酒
烟草中含有尼古丁、芳香胺、亚硝胺、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,吸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内代谢激活,排入胆汁后可逆流入胰管。吸烟量和烟龄长短均与胰腺癌发病风险有关。
长期酗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平素酗酒的人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而致肝﹑胰等器官受到损害,抗感染的能力下降。在此基础上,可因一次酗酒而致急性胰腺炎。
3、多运动
研究发现,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胰腺癌的患病风险要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。因此,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,科学运动,积极开展慢走、慢跑等有氧运动,提高机体免疫力,同时有效控制体重,避免超重和肥胖。
4、每年一次体检
建议:40岁后应至少每年,甚至每半年,进行一次相关的检查项目(譬如彩超等)来筛查胰腺癌。
如果突然出现不典型的胃肠症状,短期用药不见好转,或出现无诱因的腰背部疼痛,应警惕是否胰腺出了状况,需及时到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