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拉酱导致发胖?看看里面有什么 几乎全是油!
2016年12月17日
一边是看起来滑润细腻,点缀在蔬果上令人垂涎欲滴的沙拉酱,一边是一碗泛着白沫,碗底里还有大量沉渣的“油污”,两者是同一种食物吗?
蔬菜、水果,沙拉这一餐厅里的“必点菜式”,现在看来相当不健康。
二两半沙拉酱瞬间化成一碗油。
将一袋150克的沙拉酱放入微波炉中高温加热,短短一分钟,化成一碗咕嘟冒泡的热油。
做个小实验
从超市买来三个不同品牌的沙拉酱(丘比、口维可、味好美),先将一袋150克的沙拉酱挤到白色瓷碗里(包装上黏附了很多,还剩余1/4)观察,碗里的沙拉酱呈淡黄色,比较黏稠,尝了一小口,香甜中带点咸,有点像炼乳。接着将沙拉酱放入微波炉用高火加热,本来设定三分钟,可才一会儿,就听见微波炉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。
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门,可以看到半固体状的沙拉酱化成了液体,不断冒着小泡,随后咕嘟声越来越大,液体开始剧烈沸腾,产生的大泡马上就溢出来了,赶忙关掉微波炉,把碗拿出。碗内吱吱作响,就像油炸食品时发出的声音一样,碗内还不断翻滚着大大小小的泡泡,放置半分钟后才逐渐平息,淡黄色的酱也变成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油。大家都知道沙拉酱能量高,脂肪多,不能多吃,但也被眼前的结果惊呆了!沙拉酱居然变成了一碗油!
吸取上次实验的经验,为了防止油从碗里溢出来,将时间设置为1分半钟,将另外两种沙拉酱也分别在微波炉中进行加热,也都变成了一碗油。
好好的沙拉酱怎么就变成油了?这与其原料和制作工艺有关。沙拉酱是用超过50%的油脂、蛋黄以及水快速搅拌而成的,然后再添加白醋以及其它添加剂,平时我们自己就可以做简单的沙拉酱。
在制作沙拉酱的过程中,油被蛋黄中的磷脂等成分乳化,而乳化状态的油脂不会分层,油腻感也没那么强烈,所以呈现出的状态不是很油,而是细腻的膏状体。经过加工处理,再加入芥末、白醋、糖、香精或其他调味品,不同口味的沙拉酱就做好了。而一旦用微波加热,乳化作用被破坏,油就从里面分离出来了。
“只看日期不看营养标签”的习惯得改改
“只要留心看一下沙拉酱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,购买和食用时就会适可而止。”很多沙拉酱产品包装上就明确标示了脂肪及能量含量,但消费者并没有仔细查看。
仔细查看这三种沙拉酱瓶身上的“营养成分表”,发现脂肪含量最高为76克/100克,而“配料”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植物油,其他成分依次为蛋黄、水、食醋、食用盐、绵白糖及食品添加剂。这么一分析,原来这袋沙拉酱中76%都是脂肪!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7718-2011)中明确规定: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,可见沙拉酱中植物油举足轻重的地位了。没有不好的食物,关键在于科学选择,肥胖人群要特别注意脂肪和能量含量,高血糖人群要关注碳水化合物含量。
现学现卖揭开食品陷阱
学会看营养标签,还会让我们破解很多食品陷阱。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活性乳酸饮品(标示每100毫升含300亿活性乳酸菌),因对肠道健康有益很受欢迎。很多大品牌也推出了所谓的“0脂肪”饮品,在瓶身处标注显眼的“0脂肪”字样,有许多人就冲着这几个字买来无所顾忌地喝。
但仔细查看虽然其脂肪含量为0,但碳水化合物(俗称糖)的含量高达16.2克/100毫升。也就是说,喝下一瓶435毫升这样的健康饮品,也同时摄入了70.47克糖,相当于15.5块方糖。专家提醒,0脂肪不等于0能量!若吃晚饭后再喝一瓶含糖饮料,想瘦身都估计很难,特别是孩子多喝对牙齿健康不利,还可能造成肥胖。其大部分成分是水和糖,还添加了一些水果香精增添风味,要尽量少喝,尤其是孩子。
健康推荐
西式沙拉酱脂肪含量高,多吃对健康不利。可尝试做中式沙拉,酸奶、甜面酱都是不错的材料。
酸奶水果沙拉:酸奶不但富含蛋白质和钙,口感和沙拉酱相似。选购应季的新鲜蔬果,如香蕉、苹果、木瓜及橙子等,切成小块,加入两勺凝固型蜂蜜酸奶,搅拌均匀,撒点黑芝麻或原味坚果碎即可。不但能量含量低,而且营养非常丰富。
甜酱蔬菜沙拉:除了酸奶,甜面酱也可以做沙拉酱。准备彩色甜椒、嫩莴笋、苦菊以及白萝卜,分别切成长条状,加入一勺甜面酱拌匀即可。另外,也可以再加点小番茄,味道也不错。
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各种慢病的重要原因之一,但很多人不以为然,不关注吃了什么,只注重口感。在加工食品大行其道的今天,好味道的背后很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。而尊重天然食物,选择健康食品,才能收获健康和幸福。